醫療等保2.0 | 等保三級安全建設清單
序號 |
安全產品 |
描述 |
等保三級必須采取的安全措施 |
建議采取的安全措施 |
安全通信網絡 |
||||
1 |
SSL VPN |
部署在外網的核心,通過身份認證、遠程通信加密、準入控制、訪問控制等功能,實現對外網用戶訪問內網的安全。 |
必須 |
|
安全區域邊界 |
||||
1 |
下一代防火墻 |
部署在互聯網邊界出口和各安全域邊界出口處,實現不同網絡區域之間的安全隔離與網絡訪問限制。 下一代防火墻(NGFW)支持惡意代碼防范和入侵防范功能。可通過與終端安全管理系統、云端威脅情報中心、沙箱檢測系統實現智能化的協同聯動,幫助用戶在網絡邊界構建安全大數據驅動的動態防御體系,并實現針對全網威脅的智慧防御。 |
必須 |
|
2 |
部署在互聯網邊界出口,實現對內網職員訪問互聯網行為的管控,流量控制、用戶行為審計、URL訪問審計與過濾、訪問行為分析等。 |
必須 |
|
|
3 |
網閘 |
部署在內網與外網之間,實現內外網的物理隔離和數據安全交互。 |
必須 |
|
4 |
抗DDOS攻擊系統 |
部署在互聯網出口處,通過異常流量的檢測與清洗技術,實現對DDOS攻擊的防護, |
必須 |
|
5 |
威脅感知系統 |
部署在核心網絡節點處,基于威脅情報,對全流量進行檢測、分析,發現異常網絡行為。可通過與防火墻、終端安全管理系統聯動,實現對攻擊流量的阻斷,對內部惡意請求流量的阻斷,加強終端病毒檢測與防范能力。 |
必須 |
|
6 |
網絡準入控制系統 |
部署在安全管理區,實現對接入內網終端設備的接入安全管控。 |
|
建議 |
安全計算環境 |
||||
1 |
終端安全管理系統 |
終端安全管理中心部署在安全管理區,客戶端可部署在終端PC、服務器、虛擬機上,實現功能包括病毒防護、補丁管理、軟件管理、安全審計等。 |
必須 |
|
2 |
虛擬化安全管理系統 |
部署在安全管理區,支持輕代理和無代理兩種部署模式,功能包括虛擬防火墻、防病毒軟件、入侵防護、網絡可視化管理等。 |
必須 |
|
3 |
Web防火墻(WAF) |
部署在Web服務器前端,通過對HTTP或HTTPS的Web攻擊行為進行分析并攔截,有效的降低網站安全風險。 |
必須 |
|
4 |
網頁防篡改系統 |
部署在Web服務區,是一款網頁恢復類安全產品。 |
必須 |
|
5 |
網站安全監測系統 |
為用戶提供網站漏洞掃描、網頁篡改監測、網頁掛馬監測、黑詞/暗鏈監測、可用性監測、仿冒/釣魚網站監測、未知資產監測、DDoS攻擊監測等安全監測服務。 |
網站或APP應用重要程度較高,建議必須上。 |
建議 |
6 |
數據庫審計系統 |
建議旁路部署在數據庫區的核心交換上,實現對數據庫訪問行為的審計和回溯。 |
必須 |
|
7 |
漏洞掃描系統 |
部署在安全管理區,實現對系統漏洞的檢查,幫助用戶掌握系統中存在的漏洞問題和安全隱患。 |
|
建議 |
8 |
移動終端安全管理系統 |
管理中心部署在安全管理區,客戶端部署在移動終端上,實現對移動終端的集中統一安全管理。主要功能包括移動終端設備管控,身份認證、軟件管理、威脅防護等 |
|
建議 |
安全管理中心 |
||||
1 |
安全運維堡壘機 |
部署在安全管理區,實現對系統運維的同意安全監管,主要功能單點登錄、身份認證、行為監管、審計、回溯等。 |
必須 |
|
2 |
日志收集與分析系統 |
部署在安全管理區,實現實現網絡設備、安全設備、主機操作系統、中間件、數據庫、應用系統在內的設備及系統的全面日志審計、分析, |
必須 |
|
3 |
安全運營與管理中心 (NGSOC) |
部署在安全管理區,一套在防御、檢測、響應、預測、持續監控分析周期內持續提供威脅發現和響應綜合性一體化平臺。主要功能包括威脅檢測、處置響應、資產管理、分析中心、風險評估、漏洞管理、報表管理、可視化管理、態勢感知等。 |
|
建議
|